查看原文
其他

吴海琳 王敬贤 | 网络公共空间分化及其发展新趋向

本文刊于  |  2020年第1期

网络公共空间分化及其发展新趋向

—基于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实践分析

吴海琳 王敬贤

作者简介 | 吴海琳,女,汉族,生于1978年,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书记,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网络社会学。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和《社会学文摘》转载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和交叉学科前沿项目2项,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项。2013年获吉林省第二批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奖,2016年指导论文获吉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2019年6月获吉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19年12月获第三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三等奖。

摘要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已然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对线上缺场网络空间与线下在场社会空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做出了较为充分地分析和考察,但对于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自身的分化及其最新发展关注不足。不同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及其网络符号表达方式受其空间原初定位、 功能特征、 用户群体等因素影响而相互区别并分化为不同类型。本文对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进行类型学划分,关注不同类型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特质及其符号表达特点。网络话语实践蕴含了网络社会的微观互动与话语权力,展现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发展新趋势。本研究以期拓展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及网络符号表达研究, 进而推进我国现有网络社会研究。

关键词 | 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分化;符号表达;网络话语实践


正文

       随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迅速发展,在现实生活因网络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同时,网络空间自身也在不断拓展和分化, 形成“线下在场空间”、“在场网络空间”与“缺场网络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现有学者对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自身的发展和分化关注不足,本文基于五类网络社交平台,关注近期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类属形式的多元分化及其网络符号表达的最新进展,揭示符号意义流转与再造过程中的网络话语实践何以在微观层面展现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分化及其发展的新趋向。

   

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分化:理想型与典型性分析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为自由公民所共有, 并在讨论之中形成的领域,  公共领域的形成必须有一定规模的、 关心普遍利益的公众,进而形成具有批判性的公共舆论, 而且必须具有公共媒介和公共场所。由于中国乡土社会特征和熟人关系网络, 囿于人情与面子,传统“线下在场空间”和“在场网络空间”中很难形成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背景基础上的公民社会,而缺场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与开放性可以使网民降低顾虑, 为自己关心的议题发声。在现代媒体技术的助燃下, 网民群体所共同关注的热点事件往往能在缺场网络空间形成巨大的舆论场,缺场网络空间成为公共表达与群体凝聚的空间场域, 丰富异质多元、 讨论交流相对自由的网络公共空间得以形成。正因如此,  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意识到缺场网络空间可能成为我国网络社会崛起背景下公民社会得以形成的一个基点。有别于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作为整体概念的抽象讨论,本研究围绕五类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代表,即五类大型社交平台展开具体经验分析。在这些平台中,由于公众相对自由发表言论、参与活动、讨论事务,哈贝马斯所言的公共领域特征得以部分呈现,引发我们对网络社会来临背景下网络公共领域构建可能性的关注。

       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分化与当今网民群体规模、 异质性不断增强和网络公共空间自身具有的缺场性和流动性等特质有关。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 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61.2%。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不同年龄、 性格、 职业、 利益诉求网民群体的涌入为我国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多元分化提供现实基础。同时,不同于传统社会空间或阶层分化的稳定性,网络公共空间的缺场特征及其网民群体的流动性使得传统从群体差异层面划分空间的方式受到冲击, 而不同空间类属中符号流转与网络话语实践的差异则表征着网络公共空间的分化事实。

       本研究关注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分化事实,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进行理想型划分,展现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种类的丰富性及其网络符号表达的多元性和异质性。本文通过对影响力大的大型网络社交平台建立的原初目的、 用户群体定位、 语言表达形式和发展特性等方面的现实考察,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划分为五类: 兴趣类网络公共空间、热点类网络公共空间、 问答类网络公共空间、共享类网络公共空间和交友类网络公共空间,并对五类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进行类型比较分析。

       兴趣类网络公共空间建立的原初目的是为共同兴趣爱好者提供互动场所。此类空间包含一定的兴趣爱好共通的用户群体,实质上是非对抗性亚文化爱好者的群聚空间。在个体围绕同一兴趣自由建立的一个个小空间内,  有着各自独特的网络符号表达体系。这些网络符号表达体系间的区隔源自各类兴趣空间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这类空间包括百度贴吧(体育吧、音乐吧和美食吧等)、虎扑体育(足球爱好者)、晋江文学城 (文学、小说爱好者)、QQ兴趣部落和微信公众号等。在兴趣类空间中,百度贴吧规模大且形成明显兴趣分野, 成为我们研究兴趣类空间的范例。

       热点类网络公共空间建立的原初目的是提供社会热点事件和政策条例的集体讨论场所,此类空间中心议题是网民群体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与讨论, 空间内的网络符号表达往往呈现出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的对立。此类空间主要包括微博 (微博热搜)、百度(新闻)、腾讯 (新闻)等。因为新浪微博在社会舆论传播和讨论层面具有远超于同类空间的巨大影响力, 所以,新浪微博成为我们考察此类空间的代表。

       问答类网络公共空间多以“提问和回答”的形式构成,注册用户针对自己的疑惑提出问题,寻求其他用户的解答。空间建立的原初目的在于用户通过问答的形式解决问题并开展讨论, 展现一种向大众开放的问答空间。此类空间由意见领袖引领, 但往往存在两种意见领袖 (线下的社会精英和线上的意见领袖) 的共存。这类网络公共空间包括百度知道、 天涯论坛和知乎、豆瓣讨论组等。我们以权威性与社交性兼顾的问答空间“知乎”为例。

       共享类网络公共空间以信息分享为原初目的和发展动力。这类网络公共空间用户自觉将自己掌握的资源 (包括文字、 声音、 视频等) 上传到公共空间以达到共享和传播的目的。在此类空间内, 领域跨度大且形式多样的信息同时存在, 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猎奇感和求知欲。此类网络公共空间包括哔哩哔哩弹幕网、 抖音、 火山小视频等。哔哩哔哩弹幕网的用户群体数量大且内容齐全,  在满足用户互动需求的同时也极具社会影响力, 成为我们共享类空间的研究对象。

       交友类网络公共空间以 “交友”为原初目的, 为网络群体提供网络与现实双重渠道的沟通与互动平台。网络互动关系的搭建有赖于空间的标签、 印象等功能。网络互动关系向线下互动关系的转换有赖于空间定位和筛选系统。陌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锁定不同地域范围、 不同社会背景的人, 满足其带有具体目标和指向的交友需求。在这类网络公共空间中, 社交平台“陌陌”因其用户群体庞大、交互模式成熟成为我们的分析对象。

       诚然, 本文对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划分是理想型分析, 事实上网络公共空间种类繁多, 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 因此, 本文并未穷尽所有类型的缺场网络公共空间, 而是旨在通过理想型和典型性分析的结合, 展现缺场网络空间的类属分化事实, 并通过考察不同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符号表达和话语实践差异, 揭示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在更加微观和更深层面呈现出的分化样貌, 进而探析其发展的新趋向。


  二  

多元网络公共空间及其符号表达差异

       基于理想型和典型性的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划分,   我们发现不同类属网络空间具有不同特质和表现形式, 空间内的网络符号表达也受其所在的网络公共空间特质的影响而存在差异。 多元空间内符号表达的差异性又进一步强化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自身的分化现实。

       兴趣类网络公共空间 ( 百度贴吧):走向区隔的趣缘群体百度贴吧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  作为虚拟社区, 百度贴吧成功通过搜索引擎将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网络趣缘群体组织在一起,便于他们进行信息交流、 身份认同和情感共享, 超越了传统兴趣社区的交互局限。也正因为如此,蔡骐认为:“ 从技术层面而言, 网络趣缘社区是传统社区在互联网平台的延伸,而从社会层面来看, 网络趣缘社区则是对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一种精神内涵上的补充。” 同时,百度贴吧也注重发挥人的主观性能动性, 通过 “ 传受一体”  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个用户都可成为话题的开创者和参与者,  激发公共讨论的活力。百度贴吧是粉丝文化的发源地,各种亚文化形态繁荣。其符号表达的特殊性在于数量众多的小 “ 吧” 中独特的表达规范和专业术语。吧中有规范的发帖格式要求, 如: “ 【吧名】 ∗发帖时间∗ 【发帖内容】 ” “ 【吧名】 时间 | 内容”或“ 【吧名】 时间 « 内容» ” 等。其特有的符号表达形式也表现为与兴趣有关的专业术语: 如足球里的 “ 越位”“ 点球”“ 任意球” , 花样滑冰中的 “ 后外点冰三周跳”“ 圆型接续步” 等。这些专业符号与娱乐话语相结合, 把没有相关知识背景、 难以理解其意涵的人阻隔在兴趣空间之外。贴吧符号表达的独特性还在于对符号含义的再定义: 如 “ 土圈”吧( 用黏土捏泥人的兴趣吧) 中 “ 二皮脸” 专指用泥来制作人物脸时出现的二层皮现象, 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贬义指向的 “ 二皮脸” 含义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 传受一体”的百度贴吧是传统网络论坛的升级版, 是趣缘群体开展匿名讨论的基地, 其日益专业化的表达方式也反映出趣缘群体与一般大众, 亚群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区隔, 体现出兴趣类网络公共空间基于专业化的分化特征。

       热点类网络公共空间 ( 新浪微博): 网络舆论与社会动员场域。 微博迎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需求, 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微博以即时性和裂变式等人际传播的基本属性, 成为整个社会话语场域的“ 漩涡” 。微博冲击了传统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 通过视频、 图片、文字等手段将碎片化的社会信息重构并传播, 打破时空界限, 在技术手段加持下营造了巨大的网络舆论场。同时,  由于在新闻舆论、 综艺娱乐、公益慈善和政策宣传方面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微博也成为社会动员的一大媒介。但微博这一公共讨论空间中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分配仍存在,加 V 用户比普通用户更容易发起讨论话题并且引领话题的讨论方向。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对立成为微博空间符号表达的重要特点。作为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平台,致力于吸纳各类型用户的微博空间在符号表达上虽没有独特的造词或规则,  但却最能体现经济与政治权力的浸染。由于官方认证账号的存在和微博对信息传达的即时性与广覆盖性, 微博如今也成为官方发布消息回应和澄清的渠道。越来越多的官媒和正式组织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帐号,方便民意的收集与反馈。正式组织与散在大众在此类网络空间中集聚, 形塑不同热点问题公共讨论的基调, 微博成为当下网络舆论阵地, 同时也是助燃线下社会集体行动的动员平台。

       可见, 微博这一缺场网络公共空间为网民关注和讨论社会热点事件提供了开放式平台,  但其并非只是针对热点事件纯粹的讨论场所, 而是与政治、  经济等现实因素交缠互构并产生反构现实力量的场域。因此, 微博在面对突发或热点事件时拥有其他社交媒体都不可企及的的影响力。

       问答类网络公共空间 ( 知乎):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分立。 知乎中存在两种意见领袖,  分别是线下社会精英和线上意见领袖。知乎最早的意见领袖是线下各类社会精英,包括艺术家、社会学家和生物科学家等,  如郎朗、  李银河与饶毅, 他们凭借线下社会身份优势在知乎快速获得影响力和专业话题的权威地位,  但由于自身的社会责任限制, 他们对争议较多的即时性公共议题参与较少,  这也刺激了线上意见领袖的出现。 知乎本身的运作机制也推动了线上意见领袖的生成, 他们以知识渊博取胜, 积极参与公共议题的价值评判式互动, 旨在从用户认可中获取权威并在交流中扩大影响力, 比较知名的线上意见领袖有张佳玮  ( 专注文学领域)、 Acelrovsion  ( 专注社会理论)和高林 ( 专注德意志地区历史) 。除两种意见领袖之外,知乎的符号表达形式如“ 知乎体”与“ 抖机灵”“讲故事”等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知乎成立之初,  其用户通常使用文字符号而非图片表情来营造专业、  严肃的氛围,在回答问题时,被邀请的人要以 “ 谢邀”开头,成为 “ 知乎体”专业化表达方式的一部分。但近期随着大批用户涌入,知乎也呈现出大众化和娱乐化趋势, 在回答和讨论中“ 抖机灵和“讲故事”开始流行。“讲故事”叙事指用户回答问题时给出一个真实或虚构故事, 试图通过经验类推来佐证观点, 或通过感性直观事实来引发共鸣, 与理性回答不同的是“讲故事”少有论证和专业知识辅佐, 其受众门槛低并更倾向于获得感性认同而非理性赞同。抖机灵则是由问题引发的一种调侃,  在回答或评论中, 用户常常抓住问题的某些文字打岔、 关注问题的某一侧面, 或是故意以跑题方式引人会心一笑而博得更多赞数。新近这两种答题方式更加大众化、 娱乐化, 有较强的传播力, 但同时也解构了知乎平台最初建立问答型网络公共空间时对知识解答的专业化诉求。

       因此, 作为社会化问答平台, 知乎将极为悬殊的各类话题置于同一场域中, 基于两种意见领袖对议题的不同参与形式和程度, 形成中心话题与边缘话题、 专业解答与大众娱乐互相补充的动态效应。理性与感性两种互补式符号表达也彰显了问答类网络公共空间参与群体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分化。

       共享类网络公共空间 (B站):视频狂欢中的解码游戏。B 站  (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  于 2009年创立, 月活跃用户量8504万人, 15-34 岁用户占总用户数 78%,90 后、 00 后总人数达3.28亿。B站最大的特色机制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 被称为“ 弹幕” 。即时弹幕能够超越时空限制, 构建出奇妙的共时性关系, 形成虚拟的部落式观影氛围, 吸引了以动画、 漫画和游戏爱好者为首的忠实粉丝。B 站与主流视频网站的发展流程不同, 它通过“ 网友分享自己的视频获得他人评价” 的互动式及大众化发展新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认可。B站的网络符号表达具有即时性、  互动性和象征性等特色。它移植性创造了诸多词汇符号, 如“ 左舷弹幕稀薄” ,这一原本来自于日本高达和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动漫表达, 现在 B 站上特指视频弹幕数过少,需要多发弹幕。鬼畜文化也是 B 站独特的文化标签, 它是指对知名度较高的二、 三次元著名人物、影视作品素材进行拼接使其音画同步, 具有强象征性的画面、 对白、 标签以迎合后结构主义碎片化特征的高频率视频剪辑文化形式。“ 鬼畜符号将共同的意识形态话语融入文字的编码和解码行为之中由此建构起共同的话语空间” 此种解码方式与个人经验有关, 呈现出多元特色, 是大众文化的生产基地, 通过改装再生产视频的制作者或上传者被称为 “ 阿婆主”(即up主) ,他们的视频创作对青年群体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总体而言, B 站是一个用户自愿上传视频进行交流的网站, 它注重视频文化资源的传播和分享、交互式观景氛围的营造以及青少年亚文化的制造与传播。视频文化的感性直观、 弹幕交互的娱乐氛围及鬼畜文化编解码构建下的游戏感吸引众多青少年网民群体参与创造和传播, 对青年群体文化产生愈加深刻的影响。

       交友类网络公共空间 ( 陌陌): 陌生人的定位社交。 传统社交关系往往从血缘、 地缘、 学缘、 业缘等日常生活中的熟人关系发展而来。 而在如今的网络社会,  交友平台为陌生人间的社会交往、 交换和信息分享提供了便利渠道, 基于位置的移动社交重要性得以显现。陌陌正是迎合这一趋势, 将社交媒体与  “ LBS” ( Location Base Services)  技术相结合,平台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并提供给移动用户通信信息、  娱乐等相关服务来达到社交目的。陌陌把基于精准定位的陌生人寻找、  动态及兴趣群组放在标签栏的首位,  方便用户一键获取。 陌陌用户可以通过筛选发现身边任意距离、 职业、 年龄、 兴趣相关的陌生人或朋友, 还可绑定第三方应用 ( 新浪微博、微信等) , 进而便捷及时地将线上网络关系转换为线下真实关系, 从而使用户实现身体与媒介社交的统一。陌陌符号表达特色在于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高富帅、 白富美、 酒吧艳遇”等猎奇式热频词汇大行其道。 在海量交友信息中, 为了在众多用户中脱颖而出, 许多用户会使用夸张、吹捧的交流策略,  使得直白夸张的交流方式也成为陌陌用户符号表达的特点。同时,  陌陌社交平台提供的单向与双向的关注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保持自身神秘感、 获得情感满足、 减少社交中的挫败感,从而提升用户长期交往与情感表达的需求。

       基于地理位置定位服务的陌陌向我们展示了社交媒介如何搭建不同时空、 身份个体之间的即时通讯网络, 使得公共空间与现实社会空间相结合。同时, 陌陌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个性表达场所,  用户可以选择性展现内容和塑造形象。陌陌上大范围的公共讨论话题较少, 更倾向于陌生人间私密、 微型的单向或双向互动, 猎奇、 神秘、 夸张的符号表达成为交友型网络公共空间的典型表达方式。

       总之, 受原初目标、 功能定位及用户特征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类属缺场网络公共空间有着独特鲜明的空间特质, 这些空间特质促使符号表达也呈现出差异化特征。 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分化与符号表达的差异化也进一步引导我们探析当代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发展趋势的深刻意涵。


  三  

以话语实践透视网络公共空间发展的新趋向

       网络社会的崛起引发时代变革, 现有研究对网络话语实践引发的缺场网络公共空间新趋势的关注不够。区别于以社会群体角度研究空间分化的传统视角,本文在流动性大、群体边界难以界定的网络社会来临背景下,从网络符号表达这一话语实践维度探析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分化及其发展新趋势。网络话语实践的特点是符号意义的流转与再造,是网络流动权力的必然结果与表现形式。网络社会中权力载体正经历着从实体到符号的变化, 伴随符号意义建构的是权力的再生产, 符号化权力呈现出空前未有的动态性。总之, 网络话语实践是透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分化及新进展的微观镜像。

       意义的流转与再造:网络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共同体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市民共同体, 19世纪中后期滕尼斯、 马克思和涂尔干注重从社会发展形态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共同体。网络社会来临, 网络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和意义也引发学者们的关注。蔡骐将网络社会看作网络虚拟社区, 认为网络趣缘群体的兴起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社会重聚, 在本质上是新时代“ 共同体”的重建。但此种研究视角依然是将共同体锁定在特定的虚拟或是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我们认为共同体不仅仅由群体身份所塑造,网络符号的意义流转与再造也促使网络文化共同体形成。

       我国网民群体不断壮大促使网络亚文化兴起。诸多学者从网络话语权争夺的角度认为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消解和重构。但我们认为从文化的角度,网络符号流转导致的符号内容、 形式与意义的分离使得主亚文化得以交融结合, 网络的开放性平台为网络文化共同体形成创造了条件。如前文所述 B 站的鬼畜文化既可以是青年亚文化爱好者恶搞、 嘲讽的工具,也可以是官方新闻媒体( 如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促进国家新闻政策传播平民化的手段。表情包既是广大民众发泄社会不满、  消解理性叙事、 表达反叛精神的方式, 也是国庆 70 周年和香港事件中民众支持国家的武器。粉丝文化的内涵也可以由爱偶像转换为爱家、 爱祖国,“守护世界最好的阿中 (即中国) ” 即是流行的爱国标语之一。符号意义的流转使得符号的内容、  形式与意义可以分离,  使得亚文化中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被主流文化吸收使用。 广为传播的共用文化形式可以使网民群体对新内容产生兴趣,  主流媒体对亚文化的吸纳也便于网民群体获得心理和身份上的认同, 推动网络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网络社会事实的社会建构: 网络公共舆论的双重性。对空间的研究离不开对空间内实践活动的考察。文军和黄锐系统梳理了 “ 空间”思想的演化路径, 结合社会空间的现实状况和理性图景, 力图推进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生成和发展研究。缺场网络公共空间是人们开展相对自由讨论和言语互动的话语实践空间, 对话语实践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网络公共空间新的发展趋势。

       网络社会事实由网络话语实践对社会事实的重构而来。今天社会事实以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符号形式进入网络公共空间, 但由于网络公共空间自身特点,网民主体对点击量和时效性的攀比追求, 以及不同空间中参与主体对社会事实的不同立场和评价,社会事实的“ 搬运” 过程即是网络符号对社会事实的重构过程。网络话语实践重构社会事实使网络公共舆论具有双重性:  一是促进网络空间 “ 新公共性” 的建构。被符号表象化、 重构化的社会事实内容和形式更加具体丰富, 吸引更多数量的网民群体加入讨论过程, 使公共议题的影响力及辐射范围更广, 促进了公众公共意识的培养。二是碎片化社会事实的逐层涌现与公共舆论话题的偏移。网络社会事实符号化的操作门槛低、  获利可能大、 社会治理难等因素导致经重构的社会事实质量参差不齐。社会事实往往伴随关注群体讨论的增多以及对事实挖掘的深入而逐层显现并分散在碎片化的网络空间内, 网民群体难以捕捉或拼凑事实的全貌, 更易被片面煽动性信息牵引, 感性地对社会事实进行解读。如在微博和贴吧当中,很多公共事件通常伴随人肉搜索导致的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 舆论的商谈理性被埋没。因此,网络话语实践建构下的网络公共舆论影响的双重性引发缺场网络公共空间与线下公共空间互动的不确定性。

       网络话语权力: 新兴权力博弈的公开化。网络话语权力是网络化时代的新兴权力。刘少杰指出,在社会生活网络化过程中, 信息权力即不在场的网民通过观点发布、 消息传递、 时事评论等行为在交流沟通中展现的权力不断提升,  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我们从前文提及的大众话语对精英话语的直接冲击中发现缺场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话语权力博弈呈现公开化趋势。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在线时间的加长, 大众参与公共讨论的积极性和意识不断提高, 根植于现实经验、 生动形象的大众话语大量涌入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并迅速冲击了先前空间精英的话语权。知乎微博等平台基于数字统计学的推送机制将点赞量、回复量高的帖子直接推送到网站首页, 导致线上意见领袖崛起。由此, 因粉丝群体规模大而热度高的帖子与内容质量高、 话题吸引人的帖子平行出现在各大网络公共空间之中, 使得网络权力地位差异和话语权力分配不均的事实被直白公开化,  进一步刺激了话语权力的争夺。视觉效果强烈、 表意明确具体、 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字、 图片与视频符号的传播广泛以看似浅薄的感性表达方式揭示着网络公共空间权力基础转向和分化的深刻意涵。简洁明快的生活语言表达使得网络公共空间产生表象化思维倾向。在注重公共讨论度、 参与度的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当中, 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 感性符号表达与理性言语分析的权力博弈将更加公开化与激烈化。

       走向分享与互助的话语实践。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框架下,学者指出原子化社会的个体危机包括: 个体碎片化危机、 社会联结断裂危机及个体成为社会风险的承接主体危机。但我们认为网络话语实践中的经验分享与互助惯习或可成为化解个体化困境的途径之一。

       话语实践中互助惯习的生成包括网络陌生人之间的经验与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是指网民群体在缺场网络公共空间中因一定程度上免除身份条件的束缚,自愿分享自己对抗疾病、健身、 学习、旅游等经验给其他处于相同境遇的网民。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经验共享多以免费形式传递于陌生人之间,实现对传统亲缘、 地缘、 业缘、趣缘和学缘等熟人经验传播的突破,如今上网查找共享经验已经成为一种惯习,网络互助风尚可以促发风险共担行为的形成。互助中的知识共享体现在网络知识分子对专业知识的科普过程。无论是在贴吧、 微博、知乎还是B站,都有许多专业知识分子将复杂的专业术语解码,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 以文字、 声音、 图片和视频等方式与一般公众共享专业知识。此类社会精英并未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社会地位营造自身优越感而压制网民群体,反而积极参与到公共话题的讨论与解答中。涵盖医学、历史、政治、 经济、外语、法律等诸多领域,兼具日常生活技巧与全球化视野的专业知识以平民化、大众化的方式进入缺场网络公共空间, 促使跨越阶层与身份群体的互助行为与惯习生成。但这种互助行为的主体是流动的、 不确定的, 互助行为之间存在时间差,稳定互助关系的搭建难以实现。由此, 由 GPS 定位技术支持的, 可以将线上互动关系延续到线下的网络交友平台陌陌的优势或可凸显。作为交友平台的陌陌可以凭借其聚焦“ 位置”精准服务的优势串联起线上与线下的互助行为, 进而打造特定地域内较为稳定的互助形式,将平台功能从交友辐射到公益等其他方面。走向分享与互助的话语实践有望打破知识垄断壁垒, 展现缺场网络公共空间风险共担和互助行为培育的巨大潜力。

       总之, 体现网络符号意义流转与再造的话语实践在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公共舆论的塑造、 话语权力的博弈以及经验分享与互助行为等方面体现出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网络公共空间的分化与扩展, 网络文化、 网络权力、 网络公共性、 网络互助等问题必然引发更多的关注,呈现出更复杂的演变路径。但不同于传统以群体边界划分空间的视角, 积极关注网络符号表达和话语实践的独特属性和当下发展, 捕捉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在不同分析视角下的多维分化与发展新趋向,  有利于推进和扩展现有网络社会与网络空间研究。


  四  

结语

       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 以往研究过多关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比较分析, 伴随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们强调应该在新形势下推进网络社会研究的新转向, 即从关注网络社会的“崛起”到关注网络社会的“分化”事实。缺场网络公共空间并不是虚拟空间,而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空间不断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的真实场域, 其本身处于不断的发展变迁过程之中。我们通过考察不同类属缺场网络公共空间的特征及其内在符号表达的差异性, 形成有别于以群体分化看待空间分化的传统视角,  认为网络话语实践是构建网络社会事实的有力武器, 以网络话语实践揭示网络公共空间的分化与发展趋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透视缺场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微观话语实践,  揭示网络公共空间及其符号表达在文化共同体生成、 公共舆论塑造、 话语权力博弈及经验分享互助等方面日益发挥“以言行事”的新趋向, 旨在有别于传统视角和分析维度推进现有网络公共空间研究。


(责任编辑:徐  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6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高校学报之一。目前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等。


本刊声明

本刊对所有来稿概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亦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收费组稿。本刊严禁编辑私收作者任何费用或贵重礼物。如作者由于上当受骗而遭受损失,与本刊无关。


严禁一稿多投,如由于作者原因造成一稿两刊或多刊的,作者须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者网络投稿时为防止误入假冒本刊网站,建议先登录福建师范大学官网(www.fjnu.edu.cn)在“科学研究”栏下找到本刊网页,再根据提示进行在线投稿。


本刊编辑部联系电话:0591-22867859。



往期推荐阅读


 2020年第1期目录

 2019年第6期目录

 薛富兴《环境美学视野下的自然美育论》

 蓝志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发展的进程与未来道路》

 2019年第5期目录

 姜野 李拥军《破解算法黑箱:算法解释权的功能证成与适用路径》

 曲慧 喻国明《受众世代的裂变:未来受众的生成与建构》

 2019年第4期目录




- since 1956 -

欢迎转载传播


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  可下载本期全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